6 月10日晚間,2014年德國書業和平獎得主、美國計算機科學家、音樂家和作家杰倫·拉尼爾(Jaron Lanier)來到柏林,在書業協會辦公大樓舉辦新書發布,《明鏡周刊》記者與之對談後,作為和平獎前任得主的廖亦武,應邀和他同台切磋即興音樂。並一塊討論文學、網絡、資本壟斷和獨裁壟斷。
杰倫·拉尼爾被視為是數字化世界的先驅,
同時他也是數字資本主義的最尖銳批評者。
下面的介紹文章來自德國之聲:
財富和權力越來越多地集中在那些網絡巨頭手中。杰倫·拉尼爾在其"誰擁有未來"一書中,將這些新一級的巨大數據中心稱為"警報服務器"。這位美國電腦專家認為,擁有全球業務的網絡巨頭如穀歌,Facebook,以及龐大的網絡商店,銀行和保險公司長久以來製造了一種嚴重的不正常局面。因為他們發現,用戶免費提供的數據是一個利潤豐厚的商品。數字化已經逐漸改變了整個經濟生活。拉尼爾擔心,未來它還將會毀滅其它的行業,特別是敏感的中產階層。他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所有在互聯網創造價值的人,也應該為此分享價值。
數字化世界的締造者
現年54歲的杰倫·拉尼爾被認為是數字化世界的最重要設計者之一。他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柏克萊大學任教,在微軟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因其發明和創新獲得兩個榮譽博士學位。 2013年他在德國出版的"誰擁有未來?"一書最近榮獲美國哈佛大學金書獎。該書無疑是近年來最重要的網絡批評出版物之一。而作者本人卓著的職業生涯則與互聯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杰倫·拉尼爾1960年出生於紐約,是兩名猶太人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他出生不久後,全家搬到了德克薩斯州的埃爾帕索市附近。杰倫在這裡上學,學習彈鋼琴,聽巴赫的音樂。 10歲時,他的母親死於一場車禍。之後杰倫生病,和他的父親經常搬家,最終找到一位特別的朋友-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的天體物理學家克萊德·湯博(Clyde Tombaugh)。他建議14歲、剛剛輟學的杰倫到新墨西哥州立大學上數學課和化學課。這個建議令杰倫·拉尼爾感到高興。他去了那裡,被允許留下來,並開始學習編程。
多方面的天才
1983年,他開發了他的第一個電腦遊戲,為其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月塵",這為他贏得了在雅達利公司的一份工作。在此期間,他曾在紐約學習藝術一年,在之後的數年間,他學會了許多樂器的演奏技巧。如今,他收藏有一千多個罕見的古老樂器。他曾與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小野洋子(Yoko Ono)、肖恩·列儂(Sean Lennon)和奧奈特·科爾曼(Ornette Coleman )一起演奏,創作電影配樂,並在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博物館展出自己的繪畫,素描和裝置藝術。
Friedenspreis des Deutschen Buchhandels 2013 Swetlana Alexijewitsch
20世紀80年代,他在加州與發明了"數據手套"的湯姆·齊默爾曼(Tom Zimmerman)相識。 1985年,杰倫·拉尼爾和湯姆·齊默爾曼等人合夥成立了VPL研究所。他們希望為尚還年輕的虛擬世界進一步發展技術。他們成功了。拉尼爾發明了虛擬相機,設計三維圖形電影,也推動了網絡的發展。
不知具體是在什麼時候,但是在斯諾登(Edward Snowdons)揭秘前,他實現了他的又一個發明-沒有人能看到小心!提防手機APP收集個人信息網絡用戶的任何信息,無法知道他們的任何情況。杰倫·拉尼爾還發明了一個免費的照片和視頻共享程序。 2010年,他為發展該應用程序成立了一家公司。公司有13名員工,但是沒有商業計劃。兩年後,Facebook出價十億美元將其收購。
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杰倫·拉尼爾不僅警告網絡巨頭和秘密情報機構不要囤積數據,他也對社交網絡的用戶提出批評。他指出,誰要是免費將其數據交給像Facebook和Google 這樣的網絡巨頭,就等於是讓財富集中在少數富豪手中的推手。這是在破壞民主,因為"知識就是力量。"
受到嘉獎
2014年10月12日,杰倫·拉尼爾在法蘭克福聖保羅教堂被授予德國書業和平獎。用評委會的話說,獲獎的原因是這位數字世界的領軍人"已經認識到,數字世界對每個人的自由生活方式蘊藏著什麼樣的風險。" 歐洲議會主席馬丁·舒爾茨主持了頒獎儀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