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5/3/19 台北國際作家週】
2015年3月18日由獨立中文筆會、中華紫藤文化協會、台灣種子協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及 台北市文化局聯合舉辦的「2015台北國際作家週」從3月16日至3月22日,在台北舉行。四大最重要的國際文學和文化獎項之一的德國書業和平獎(Friedenspreis des Deutschen Buchhandels,2012)得主廖亦武先生亦參與此項盛會。
今天下午三點(3月18日),在台北市參事謝小韞的陪同下,台北市長柯文哲先生會見了國際作家週邀請作家德國書業和平獎得主廖亦武先生、作家週策展人也是獨立中文筆會會長貝嶺,與允晨出版發行人廖志峰。柯市長饒有興致地一一詢問了廖亦武和貝嶺的流亡經歷,同時也討論了他們的書籍無法在大陸出版的情況。之後,並就中國現況與未來發展有一番很有意思的互動與討論。
柯市長表示,如果有機會見到習近平,他會給習近平如下建議:民主台灣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有利,而台灣的寧靜革命對於大陸來說實具有啟發性。另柯市長認為,大陸已無共產主義,怎會有共產黨?若人民的GDP在2000美元以上,不會有一黨專政,因此他認為中國的專政情況一定會改變。他期望廖亦武、貝嶺等流亡人士,對於大陸的改變能懷以期待,因為人類的歷史會朝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要相信光明。雖然目前中國作為世界大國,還欠缺大國的自信,但他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仍保持樂觀。
2015台北國際作家週邀請到多位獲得國際獎項的華人作家與會,包括瑞典筆會圖霍爾斯基獎(Kurt Tucholsky,2003年)得主京不特、美國西部筆會寫作自由獎(PEN US WEST Freedom to writing Award,2000年)得主貝嶺、俄國聖尼古拉金質勳章(Saint-Nicolas Cross,2008)得主孫越、美國簡‧凱尼恩單冊詩集獎(Jane Kenyon Chapbook Award,2001)得主雪迪、悉尼(雪梨)奧運會(2000年)音樂詩人柯林‧歐佛(Colin Offord),以及現代漢詩獎首屆得主(1992)孟浪等作家。
台北國際作家週系列活動從3月16日起至22日下午共舉辦七天。活動時間集中於3月16至20日,共有三個主題:「看不見的作家」曝光系列、「博客(部落格)設計翻牆技術暨獨立出版工作坊」及「看見流亡作家」專場系列。
3月21日下午,獨立中文筆會頒獎典禮暨筆會《筆刻年輪》(獨立中文筆會第二卷)首發式,3月21日的「國際文學之夜」是這次活動的焦點與主場,將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篤行樓大廳巨大【禁書 牆 書雕塑】裝置藝術前舉辦;國際文學之夜將邀請國際來台作家、音樂家與藝術家一起與會,除作家朗誦作品,藝術家和音樂家現場的作品和作家朗誦將跨界碰撞。
3月22日,將在梁實秋故居舉辦舉辦一場主題為「向文學心靈致敬音樂會」,該場音樂會以音樂和作家作品朗誦穿插。其間,受邀作家與來賓將分別以雙語朗讀曾流亡的波蘭詩人米沃什、德語詩人策蘭、前蘇聯詩人布羅茨基、美國文學家桑塔格、捷克劇作家哈維爾、愛爾蘭詩人希尼 南非小說家納汀.葛蒂瑪(Nadine Gordimer,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等人的作品,向已逝的文學心靈致敬!
由貝嶺發想、藝術家陳文祥設計,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篤行樓大廳搭設的【禁書 牆 書雕塑】裝置藝術也正式啟幕。
德國書業和平獎曾頒給捷克已逝的前總統哈維爾(Vaclav Havel)、國際名作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和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等。廖亦武是史上第一位獲得此獎的華人作家,這也是他獲獎後第一次來台。
2015台北國際作家週暨文學節詳細活動內容與時程,請參看「台北國際作家週」臉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