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31日,博訊記者曾如此報導:繼前幾天刪除中國藏人作家唯色的帳號後,臉書再次對中國異議作家進行審查,將著名作家廖亦武的帳號予以封鎖,使廖亦武無法再發文。另外,《紐約時報》亦報導稱,臉書將暫時封鎖廖亦武,如果廖亦武不遵守臉書反對裸露的政策,將永遠封鎖廖亦武的帳號。
臉書隨即向廖亦武發出訊息,明白告以:「這項功能暫時被封鎖。你最近張貼違反facebook政策的內容,所以我們暫時封鎖了你使用此功能的許可權。如需了解更多資訊,請前往使用說明中心。若不想再次遭到封鎖,請確保你已經詳讀並了解facebook的社群守則。若你認為這是誤會,請通知我們。」
應多關注人權鬥士
對臉書當局的幡然悔悟,廖亦武在臉書上大表感謝,他特別感謝《華爾街日報》、《英文大紀元》、《紐約時報》、《紐約客》、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臺、博訊、《參與》、明鏡新聞網、《新世紀》、中國人權等世界各地媒體的大量報導,使得臉書總部在2天之內改弦易轍,對廖亦武開禁。
新年開春,台灣的媒體還陷在茶壺裡的政權鬥爭風暴、柯P的一舉一動,以及跨年煙火的本土新聞中,對於這位勇敢的中國流亡作家遭臉書封鎖,又戲劇化的被開禁一事,卻吝於報導。
新的一年已經開展在眼前,在複雜的國際及兩岸局勢中,我們對國際著名人權鬥士的處境及遭遇,是否應給予更多的關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