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納粹焚書八十周年紀念日,我們回憶起1933年5月10日 在柏林和德國其他城市的焚書運動以及大規模侵犯人權的行徑,同時緬懷那時候書籍被燒毀的作家,更不能忘記今日面臨言論審查、甚至生命受到威脅的人們。
李必豐參與 1989年6月4日 天安門抗議運動遭致五年牢獄之災。繼而在 1998到2005年再次坐牢,於2011年第三次被逮捕,拘留一年後,被判處十二年有期徒刑。殘忍的酷刑在他身上留下殘疾和無法治癒的心靈傷害。
李必豐是一個多年從事地下寫作的作家。他的詩歌、小說、劇本、日記和呼籲均遭沒收,並予以銷毀,但他一次又一次地重新開始,從記憶中寫下文字。
假使李必豐服滿刑期,2023年從監獄中被釋放,那就意味著他將在監獄裡渡過大半人生,而這麽一長段剝奪自由的歲月,對人權、自由、民主是極為罕見的踐踏。
凡與侵犯人權國家維繫經濟關係之政府和企業,同時也必須承擔對言論自由和人類尊嚴的維護義務。這是因爲只有捍衛個人權利,才能確保全世界的公衆福祉。這個基本態度源於德國經歷納粹政權的暴行之後,而衍生的國家根本大法。
所以我們敦促德國聯邦政府,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令其終止對李必豐恣意專斷的處置,立即將他從監獄中釋放出來,並賦予一個自由撰稿人與生俱來的寫作權利。
柏林藝術學院
德國圖書貿易書業協會
德國獨立筆會
德國服務行業工會作協
於柏林知識界舉行的紀念納粹焚書八十周年集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