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亦武,1958年,生於中國四川鹽寧,詩人,作家,民間藝人,獨立中文作家筆會理事,中國地下文學雜誌的編輯與出版者。 1989年六四凌晨製作長詩《大屠殺》配樂錄音帶,1990年3月組織拍攝詩歌電影《安魂》,旋即入獄四年;1994年1月因英國首相梅傑和國際特赦組織的不懈努力,提前43天獲釋。 歷經二十年,而有《活下去》、《中國底層訪談錄》、《中國冤案錄》、《中國上訪村》、《最後的地主》數卷,約五百多萬字,成爲當今最有代表性的底層作家。
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筆會與台灣種子文化協會在台北舉辦「還劉霞自由」活動
(獨立中文筆會2014年3月8日臺北訊)國際婦女節,春寒料峭,獨立中文筆會與台灣種子文化協會聯合主辦和中華民國筆會協辦的「還劉霞自由:劉霞詩歌朗誦會暨《劉霞詩選》新書發表會」,在書香與茶香飄散彌漫的臺北市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行。
活動組織者及臺北文藝界、學界、政界等各方來賓數十人共襄盛會,包括:獨立中文筆會會長貝嶺、副會長心語、會員曾建元,台灣種子文化協會常務理事謝小韞、秘書長張零袗、執行長林國欽,詩人管管、張默、陳家帶、楊佳嫻、龍青、黑俠,作家李昂、葉益青,演員陳以恩、賴舒勤、鄔曉萱,中華民國前副總統呂秀蓮、立法委員蕭美琴、台北市議員許淑華,美國漢學家林培端及夫人、人權律師童屹等。
「還劉霞自由:劉霞詩歌朗誦會」是獨立中文筆會與全世界各地筆會及其它團體聯合舉行的全球活動,首發於2014年1月14日的紐約場次。臺北場次為第二站,葉益青和心語為主持人。
貝嶺代表獨立中文筆會致詞,呼籲北京當局釋放劉曉波及解除其妻子劉霞的軟禁。他表示,劉霞一直無法當面交她寫給丈夫的信,之後轉托律師代交亦遭獄方拒絕。近日雖然得知在國際的壓力下,當局讓劉霞到醫院看病,求診後也確定心臟無大礙,但長久的軟禁生活已經讓劉霞無法正常工作及會見朋友,劉霞也希望能夠離開中國到其他國家看病求醫。
臺北市文化局前局長謝小韞代表臺灣種子文化協會致詞,並朗讀了廖亦武為《劉霞詩選》寫的序《一隻烏的歌聲》,她祈福劉霞如烏般飛離軟禁的家。
心語在主持開場時表示,獲悉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夫人蜜雪兒•奧巴馬計畫本月對中國進行約為期一周的訪問,期間計畫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夫人彭麗媛;希望奧巴馬夫人也能夠和劉霞見面,因為兩人都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妻子,希望她能將劉霞一起帶出中國看病,喚起各界對劉曉波及劉霞更多的關注。
前副總統呂秀蓮在隨扈的陪同下到場,她在致詞時表示,人權和婦權都是要努力爭取的,它們不會白白從天上掉下。唯有爭取,方知珍惜。呂秀蓮表示,她十分同情及擔心劉霞的處境及遭遇,劉霞和許多被囚禁的政治犯一樣,人權遭到了剝奪。
臺北市議員許淑華在朗誦劉霞的新詩作《無題》之後,發表感想。她說,到中國大陸交流後發現官方所謂的和諧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劉霞長期遭不人道對待的情況讓人不忍也心酸,希望劉霞能早日逃脫這個禁錮她的大牢籠而重獲自由。
被中國政府重判無期徒刑的王炳章弟弟王炳武首次到臺灣,他在朗誦會上讀了劉霞詩篇後又念出自己有感而發而寫的一首詩。王炳武說,劉曉波目前在監獄的情況比他哥哥王炳章還要糟糕,因為至少家人還能夠告訴他外界對他發起的連串聲援行動。
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裏,大家分別挑選了劉霞的詩作朗誦,也分享了對劉霞遭軟禁、被迫與外界切斷聯繫的心情與感受。
國際婦女節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但今天的中國,仍有許多如同劉霞一般遭遇的政治犯的家屬,人權遭到踐踏。主辦單位及所有與會者都希望透過此次的朗誦會,讓更多人關注劉霞等婦女的權利受侵害及剝奪的事實。
獨立中文筆會是國際筆會——世界上最悠久的人權組織和國際性文學組織的146個成員分會之一,致力於維護全球中文作家的言論和寫作自由,維護世界各地因從事其專業工作而遭監禁、威脅、迫害或打壓的作家和新聞工作者的權益。關於筆會致力於保護作家和維護言論自由的更多資訊,請參見http://www.chinesepen.org。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